改变让一切更美好!
www.mesian.cn

玉常字解【痴】

发布日期:2022-11-15 15:19:44   来源 : 象数演易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644
玉常 象数演易 发布日期:2022-11-15 15:19:44  
644

▲ 甲骨文里的“疑”字



▲ 金文编里的“疑”字



▲ “痴”字的小篆与楷体


痴,繁体为,从,疑字从甲骨文至今多有变化(见上图),最初为四处张望之人,后人形手中添加一探路之木棍,后来又添加表示道路的chù),至金文时添加表脚印的“止”及牛形,意为寻找丢失之牛,到篆书时,表道路的亍则只剩下下面部分,牛形不见,人形变而为“矢”,添加“子”,意为象寻找射出的箭那样寻找丢失的孩子,今日楷书之“疑”字即是在篆书基础上变形而来,保持着篆书时的意思。疑之本义即迷惑、犹豫、猜测。加表疾病之“疒”,则成“癡”,意为无知,迟钝,以及盲目、病态的思想。

癡简化后而为痴,疑变而为知,知,从表箭的矢与表目标的口,意为有目的地射击,由胸有成竹之状而引申出对事物的了知。是以知又通智,多识之义。加疒,意为错误的见识。由此来看,简化后之痴与繁体癡在其义上有相似之处。

佛教讲贪、嗔、痴三毒,痴者,无明也,无明者,不见道也。郑板桥曰“难得糊涂”,老子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唐寅诗曰“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迷者自迷,悟者自悟,修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故英豪作《痴说》曰:

逆来且顺受, 
虽苦亦说甜, 
乐不思蜀众人笑, 
是非谁能辨? 

得意就忘形, 
色空放一边, 
醉生梦死逍遥过, 
身心付世间。



添加
CONTACT US
www.mesian.cn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