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有才了!“这是2007年春晚小品《策划》中的经典台词,是宋丹丹所扮演的大妈对赵本山所扮演的大叔的赞誉之词,是说,大叔很聪明,很能,很精。
才有”才能“的意思。”太有才了,就是很有能耐,很有才能。那么,“才”字在造字之初,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这个意思呢?
这也是一位网友提出的话题。他举例说,季旭昇先生在《说文新证》中也提到“在、才、士”同声,在字应是从士才声较为妥当。且才、士二字在此处均为声符,在字乃双声字,而非象形。这种说法,就有点含糊其辞了。只一句“才为声符……而非象形”,就为研究划了个大大的句号,似乎可以到此为止了。但情况绝非如此,“才”字实实在在的在甲骨文中就有出现,实实在在的是象形,而不是声符那么简单。
甲骨文是于1898年被发现的,应该说,甲骨文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科目,很多内容还有待完善。因此,一些研究者在字源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一般来说,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避而不谈,一个是胡乱臆测。比如“才”字,这么重要的一个字,在很多有关字源的书中,都被忽略了。这是一个聪明的办法,因为,与其乱说被人指责还不如避而不谈。
另一个就是胡乱臆测。比如窦文宇所著《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中,对才字的解释是:“甲骨文中的才字是阻击敌军的示意图,其中一竖表示敌军进军路线,一横表示自己的防线,交叉之处的图形表示被挡住的敌军。把敌军挡住了,说明将士有才能,由此产生才能的含义。”唉,做学问这样子搞,也只能摇摇头了。这样子,小孩子就全都是专家了!并且我想,小孩子的解释一定比这更有创意。
日本白川静的解释也很好玩:“才为竖立着的标本之形,标木上方钉有横木,此处放置口(置有祷辞的祝咒之器),“才”意味着此地作为神圣的场所而存在、此地为神明存在之处。”
其他一些人,则引用段玉裁《说文解字》的说法:“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但是,有一点是必须要知道的,段玉裁是没见过甲骨文的,他看到的,是篆书的才字(见下图):
篆书的“才”字,其下是一短横,但是,在甲骨文中,却是一个三角形。这是非常关键的,而段玉裁因为没有见过甲骨文,所以,偏偏忽略了这最关键的地方。为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是什么意思?
三角形是女性阴部的描摹。还是先看一下“才”字的甲骨文吧:
除了“才”字,还出现有三角形的字有“不”字。见下面甲骨文:
再有“帝”字:
才字中的一竖,是贯通符号,与“十”字中的一竖的意思是一样的。三角形是女阴,一竖在其中,意思即是,女阴可以用,亦即可以性交或可以生子。在古代,传宗接代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此,性交与生子就是人类的第一大事。女人因为能生,所以被尊重。不要说是原古之时,就是现在,女人生孩子对女人也意义重大,不会生孩子的女人,在男人家里是被鄙视的。不但人类是这样,动物也如此。会下蛋的鸡及会下仔的猪都是被人所看重的。远古时,最先是母系社会,一家族中,女人占统治地位,这是因为,古时生孩子是第一大事。后来,人类繁衍多了,生孩子已经不是第一大事,所以,母系社会就转成父系社会。最早的“帝”字,其中就有三角形,横着的一笔,是贯通符号,下面的三个分支,是种族的延续。因此,帝字的本义就是因为女人生孩子而使得种族延续。女人因为这个功能而被尊重,这是母系氏族时的反映。
“不”字一个三角,下面三条线,是血流符号。意思是,女人下部流血,即月经。月经时不能性交,“不”字的本义即是由此而来(别忘了上面说的,性交与生孩子是古时的大事)。
除了上面这几个字中有三角形外,还有一字,即“予”字。见下面甲骨文:
“予”字是什么意思呢?下面的正三角形,是男根的描摹,上面的倒三角,和前面提到的一样,是女阴的描摹,两个三角形结合在一起,意思很明白,就是男女交合。“给予”的意思,即由此引申而来。女人身体奉献给了男人,男人射精给了女人,不就是这样吗?这是对三角形是女阴描摹最好的例证。
三角形代表女阴这一象征,不只是在中国是这样,世界范围内都有共识。比如西方的六芒星(见下图):
就是正反两个相交的三角形,与“予”字的甲骨文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意思就是阴与阳、男与女的交合。西方(或古印度)认为,男女交合,可以达到与宇宙能量贯通的效果,为什么一些宗教提倡男女共修,其理论依据即来源于此。这个符号,与中国的阴阳太极图意思是一样的,只是,没有太极那么究竟与完善。
西方的神秘学也有同样的观点。在塔罗牌中,山代表着男性(及男性的欲望),比如恋人牌(见下图):
在这张牌中,远处有一座正立三角形的山,这就是男性的象征。而在塔罗牌中,圣杯象征着阴性(或女性):
而杯的形状,正是一个倒立的三角形。这个意思,被用在了电影《达芬奇的秘码》中。
这部电影,借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画,说画中藏着一个秘密,即我标出来的红色的倒三角,这个三角形,即圣杯,即女人阴部,或女人子宫。没看过或没看懂的,建议再看一遍这部电影。
如果要写论文的话,我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证。但只是写着玩,到此打住就行了。因此,倒三角形,其普遍的含义即是女人,或女阴(正三角象征男性)。就象心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意思。这是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符号含义。甲骨文中的三角形,也自然是这个含义。三角形,在设计界是一个共识的符号,很多设计师都用三角来象征性(时间原因,只找下面这一例,其实有很多):
上面这幅招帖,意思是,不要对孩子进行性侵犯,右边的三角形(小鱼)象征小女孩。
另有一个字不能不提到,就是“灾”字,其甲骨文见下:
灾字从川从才,意思是,水象女人生孩子一样不断地涌出,又或者象女孩子月经来了一样一下子涌出。还有一个字“在”,甲骨文如下:
“在”字,右下并非是土,而是士,从才从士。士的意思没什么争议,就是男根,段玉裁《说文解字》说,“从土,才声。”这是明显的错误。不是从土 ,而是从士。但是如果从士,按段的观点,才是小草刚长出,那才与士合在一起,小草与男根有什么关系呢?明显的讲不通。
因此,才字,本义就是女阴可以通过了,可以用了,就是女人可以性交或生孩子了。由此引申出“能力、才能”之义。加木旁而成“材”,意思是,可以用的木头。加贝而成“财”,意思是,象钱币一样贵重可以流通的东西。注意,“闭”字中的不是“才”,甲骨文中,画的是一个木栓,即门栓,闭字的意思是,把门栓栓上,就是关起门的意思。后来讹变成“才”,实际上与甲骨文的“才”字无关。团字中也不是才,繁体为“團”,里面是“专”,专的本义是纺线的锤,团团转的意思就是从纺锤的转动引申来的。
“才”字与“不”字,不管在字形还是字义上,都有相近之处。“不”字是血正流出,即正在月经时,才字,由三竖变成一竖,即有贯通的意思,亦指血的减少,即月经刚过(不必奇怪,古人造字,都是一字多义,甚至一笔多义,不然,那么简单的符号如何表达多样的大自然呢?)。因此,才有“刚刚,仅仅”的意思,即是由此引申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