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会与龙的起源有关吗?
发布日期:2023-02-21 07:04:34
来源
: 贵神送福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879
玉常
贵神送福
发布日期:2023-02-21 07:04:34
879
元朝《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古时的人们,处于农耕社会,农业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而农耕所依赖的就是天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农作物什么时间种,这个是非常讲究的,早了或者晚了都会影响到收成。因此,古时的历法对于人们来讲,就真的是太重要了。现在的人们已经处于工业社会,并且可以人造大棚,在大棚里什么时候想种什么就可以种什么。因此,历法于人们而言就渐行渐远。现代人已经很难理解历法对人究竟有多重要。眼下有一部热剧《三体》,这部剧就可以让人知道历法于人的重要性。所谓的三体,其实就是三个太阳。在地球之外的另一个星球上,生活着三体人,在他们的头顶,有三颗太阳。这三颗太阳的运行毫无规律,所以,三体人备受煎熬,因为,他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头上会有几个太阳出现,他们时刻处于死亡的边缘。无奈之下,他们想要移民,逃离所在的那个星球。于是,他们向着地球出发了。通过《三体》,我们就可以知道历法对于人们有多重要了!那直接关乎着文明的存在与延续。易经为群经之首。易经就源自于古代的历法。古代历法的建立,基于两点,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星星。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以太阳为主的历法叫太阳历,以星星为主的历法叫太阴历。为了让历法更精准,后来就二者合一,古人发明出了阴阳合历,这就是延用至今的干支纪年。天干就是太阳的运行规律,地支就是星星的运行规律。
天上的星星很多,为了便于识别和记忆,人们就把天上的星星进行分组,每一组就叫“宿”,西方也同样有这种分法,西方叫“座”。十二星座类似于十二属相,十二属相其实就是基于十二星宿。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分成很多组,一种简单的分法是把天上的星宿分成四组以对应于四方、四季、四维。这四组分别是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这就是传统四灵兽的由来。四组星宿围着中间相对稳定的北斗星转,转一圈就是一年。
整个的苍龙星宿又是由七组星宿组成,这七组星宿分别是:角、亢、氐、房、心、尾、萁。这七组星宿组成一个龙的造形,每个星宿代表龙的一部分,角宿就代表龙角。苍龙星宿位于东边,在初春时分,也就是大概二月二的时候,东边的地平线上,就会露出角宿。就象一条龙正从地平线上探出头来,所以叫“龙抬头”。由于角宿为二十八宿中的第一宿,为天体绕黄道运行一周之后再次运行的起点,故人们将角宿称之为天关,又称为天门。因为角宿在苍龙七宿之中,为苍龙星宿的头部,所以,苍龙星宿就自然成为四星宿之首,龙就显得颇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有四灵兽,但我们却更多提到龙的原因,我们称为龙的传人,也是由此而来。应该不难理解吧?就象三体(三个太阳)对那个星球上的人很重要,所以就称他们为三体人,同样的,苍龙星宿对我们来讲很重要,所以我们就称为龙的传人。《易·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这段话描述的就是时间的变化。震对应于东方,卦象为龙。“帝出乎震”,其实和“二月二龙抬头”的意思是一样的。二月二在立春之后,属于仲春。从节气上说,“二月初二”正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春雨绵绵,这个时候雨水就比较多,与苍龙星宿联系起来,就好象是因为苍龙星宿所以才有的雨,这就是传说中龙能行云布雨的由来。“二月二”这天,许多人都要理发,龙抬头的日子理发叫作“剃龙头”,代表一年好运的开始。之所以有这个习俗是因为,二月二龙抬头对应于春天,代表一年的开始,而头为“首”,修剪头发,就有一切从头开始的意思。
很有意思的是,甲骨文的“龙”字,竟然与苍龙七宿一模一样!因此就有一种猜想:龙其实就是来自于天上的苍龙星座。但我觉得这只是猜想。天上星座的命名与造型,都是源于实有的物象,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记忆与识别,而绝不可能拿一个本来没有的东西去命名(顶多是在现有的物体上进行神化)。甲骨文的“龙”字,或许就是源于蛇的造形。《述异记》中曰:“水虺([huī]传说中的小毒蛇)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龙是长大的蛇,蛇是未长成的龙。所以蛇又叫“小龙”。既然一直有蛇渡劫的传说,又有什么理由去怀疑真的有龙的存在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