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修,主要还是从小学语文课本《杨修之死》及电视剧《三国演义》里认识他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关杨修的故事情节,基本与语文课本中的杨修一致,而语文课本的内容是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谈到杨修的死,课本中节选的文章讲到了有关杨修的几件事:一、曹操于新建园门上书一“活”字,杨修解释为,门上加活乃为阔,丞相嫌门太大;
二、曹操书“一盒酥”,杨修解释为一人一口酥并与其他人共食之;
三、曹操因疑心重而杀近侍,并佯装梦中杀人,众人皆信,唯杨修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四、杨修亲近曹植,吴质亲近曹丕,曹丕密召吴质,杨修向曹操告密,反Z中吴质之计;
五、杨修屡助曹植,皆被人告发,为曹操所忌;
等到曹操传夜间口号“鸡肋”,杨修解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以乱军心而杀之。老实说,曹操是疑心重,但是,象陈琳把曹操祖宗三代都骂了,曹操不但不追究,还授以高G官厚禄;张绣把曹操儿子曹昂及爱将典韦都杀了,结果,曹操既往不咎,还与张绣结成了儿女亲家。因此,课本中关于杨修之死的几件小事,怎么可能导致杨修之死呢?事实上,杨修很有才,曹操也对他非常器重。《三国志·曹植传》云:“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又有“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么有才并被重用的杨修,终究却被曹操所杀呢?一、因为杨修他爹
杨修他爹杨彪很了不起,出身于豪门大族,《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汉献帝时,遍历三公(司空、司徒、太尉)。杨修的家族背景和身世,其实是杨修之死的重要原因。要知道,曹操出身是很有问题的,陈琳也是借此而骂了曹操祖宗三代,因为曹操父亲曹嵩是曹腾养子,曹腾是宦官,因此,曹操是宦官之后,这在当时是很为人所不齿的。因此,从家族背景上来讲,杨彪与曹操不属同一G级别,杨彪要高于曹操。这种优越感,很象项羽对刘邦一样。其次是,杨彪与曹操也不属于同一路l人。杨彪是忠于汉室的,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杨彪与曹操可以说是势不两立。只不过后来曹操得势,杨彪不得已而只能屈居其下。但内心里却是心不甘情不愿。他见汉室衰微,便称病不理世事。曹操s死后,曹丕请他出来做官,他也是坚拒不受。这就很清楚地表明了杨彪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再一个,曹操与杨彪的关系,终于擦出了火花。曹操挟天子之后,就把杨彪下狱,想要了他的命,但孔融以死相谏,才把杨彪救了下来。曹操与杨家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二、杨修对曹操的蔑视
杨修骨子里是看不起曹操的,至少来说是对曹操有意见的。这种蔑视主要是来自于家族出身。象杨修这样的出身,骨子里是很傲的,他忠于汉室,不屑于曹操。然而,他又不得不屈身于曹操。怎么办?所以,他在曹操这里任主薄,兢兢业业,挑不出一点毛病,这也是一种高傲的表现。就好比项羽,垓下之围,剩下只有十来个人,他还说,来,我带你们打一仗,我要让你们看看,不是我打不了仗,是老天t要y灭m我。果然于万马丛中得胜。这种心态和杨修很象。杨修把工作做得很好,就是想表明一点,我们杨家不是没能耐,奈何天命如此。杨修对曹操的蔑视,就体现在前面课本中所提到的几件小事,并非是杨修没有情q商,并非是他自做聪明,实际上这是对曹操蔑视的一种下意识行为。真实意图是:你不行,我比你强。
曹操给杨彪信中提到:“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这句话里提到了两点,一个是“恃豪父之势”,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杨彪的家世背景,另一点就是“每不与吾同怀”,也就是不与曹操一条心,杨修心存异志。三、杨修站错了队
在立嫡之争中,杨修站在了曹植一方。但结果却是曹植失败,曹丕上位。这时曹操就动了杀机。前面提到的一、二点都不足以令曹操杀杨修。要知道,虽然曹操与杨修他爹杨彪政见不合,但终究曹操还是放过了杨彪。虽然杨修看不起曹操,但以曹操的肚量,根本不会和杨修计较这些事。曹操杀杨修,主要是因为这第三点。这里需要知道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因为“鸡肋”事件杀的杨修,但据考证,杨修是在曹操此次出兵几个月后,也即曹操s死前被杀的。这个时候,曹丕已经被立为太子,曹操病重,那么,曹操s死后,曹植与曹丕会不会干起来呢?如果真要干起来,以杨修的才智,就有挟持曹植的可能,同时,以杨修的家世背景,可以说是一呼万应,立刻就会天下大乱,所以,曹操在死之前,必b须要为曹丕扫清障碍。因此,对曹植就一贬再贬,曹植的妃子就因为穿的衣服太漂亮而被赐死。实际上,曹操并非是要处死曹植妃子,而是要降低曹植的地位,把天平往曹丕那边倾斜。然后,就是在死之前,清理掉足以左右曹植的杨修。《三国志》说:“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什么叫“终始之变”,就是上面讲的这些,杨修“颇有才策”,如果是辅佐自己当然可以,如果是辅佐曹丕也行,但如果是辅佐已经下位的曹植,那是不可以的。杨修除了自家身世显赫,还是袁术的外甥,这个不能不令曹操忌惮。
前面讲的这些,都是从事理上来分析杨修之死的原因。杨修并非是象一般人认为的低情q商爱耍小聪明,杨修死时叹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他知道自己的结局,但他明知故犯,这就不是小聪明的问题了。杨修在某一方面,很象去给曹操献地图的张松,他明知曹操不高兴,却偏要那样说那样做,戏耍了曹操一通,把曹操气得不行,揍了他一顿把他赶走了。对了,当时杨修看出张松是人才,也知道张松是装的,劝曹操重视张松,但曹操没听。为什么是杨修看出张松是人才是装的?因为,杨修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杨修,175年,乙卯,属兔。
“楊”字右上为“日”,兔子逢日为凶。姓主长上,不得长上助力,这就是为什么曹操怎么看杨修怎么不顺眼的原因。“楊”字左边为“木”,生于乙卯年,与乙比旺,为卯兔本位,吉。所以,杨修很有才华,并且,20-30岁时大运还不错。“修”字,右边为彩衣,于兔而言为华丽其身,吉。所以,杨修的能力是有,也就是“颇有才策”,但是,“修”字左边为人,兔逢人为牺牲奉献,凶,中间一竖以蛇论,逢蛇被吃,凶。所以,大运终究是先吉后凶,而因为其大姓上有破,不得长上待见,以致被杀。姓名就是这样,两三字,一辈子。这就象是人生的剧本概要,有其名,有其命。比如杨修之死,如果从事理上分析,会很复杂,可能因为这个,可能因为那个,但是,从姓名上来解析,就很简单。因为姓名中存在这样的破绽,他就会有大致这样的命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