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四章就是专门讲“道”的。其原文曰: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在第一章开篇第一句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这个东西,实在是不好讲,讲出来就不是了。就象佛家的禅,也是不能讲的,言语道断,一说就错。但是,又不能不说,所以是姑妄言之。
道这个东西,在哪里?“视而不见”,要想看到它,是不可能的,看不到。那是一种什么样貌?实在没办法了,就取个名,叫“夷”,就是一种“夷”的样子。夷,从弓,在古时指绳子,从矢,也就是箭,箭射出去是直的,夷的原意是绳子象射出去的箭那样直,引申而为直平、普通、平常。道就是很普通,很平常,熟视无睹,平常得让人注意不到,看不见。
能不能听到呢?“听之不闻”,也听不到,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希”。希这个字非常有意思,从爻从巾,爻本义是划痕,在这里是纹路的意思,布上的纹路很细,以致于人们最后都看不清了,希有稀少的意思,就是由此引伸而来的。道也是这样,很细微,也或者说很博大,以致于人们听不到,就象后面提到的,“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和这里讲到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是一个意思。
那能不能摸得到呢?也摸不到,“搏之不得”,搏在这里是抓、摸的意思。用一个字来形容,就叫作“微”,没有什么形状。很有意思,就象鬼一样,鬼也是如此,无色,无声,无形,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它的存在。又好象佛,也是这样。这属于另一维度的事情。不能相提并论。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致诘,就是追问,抬杠的意思。有些人会抬杠,你不说有佛吗?把他请来看一看?这样讲是很无知的。要这样的话,那你把超声波拿来给我看看!有些东西,要用特定的方式才能识别得到,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听到看到,一个常识是,人的觉知力是相当局限的。无形无色无声,又不能明显地分开,是一体三相,同时又合而为一。这和现代的波粒二相性的研究是极为相似的。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皦是明亮的意思,昧是昏暗的意思,道的上面不明亮,道的下面也不昏暗,“绳绳兮”是连绵不绝的意思,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混沌”。混混沌沌,最后又成了一种空无一物的感觉。
语言实在是太贫乏了,怎么说都很难把一个事物描述清楚。“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这个意思,与《心经》中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其义相仿。“无物”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佛家很智慧,连这样的词也不用,叫什么呢?叫“般若波罗蜜多”,就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境界,用什么具体的词描述都是错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和佛家所讲“非空非非空,非色非非色”相仿。惚恍,意思也就是混沌,只不过用不同的词来描述罢了。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随着它,看不见它的尾。佛家修禅也是这样,你说你证得了什么,你说了,那就不是了。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也就是古为今用的意思。“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能够知道世界本来的样貌,这就叫作道的规律。一切都在变,但自然规律却是不变的,儒释道三家正是研究规律的学问,所以,三家文化流传数千年而经久不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