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常
象数演易堂原创
先科普下。纣王的本名叫受,庙号叫帝辛,纣是后人封的谥号。
商纣王为什么叫纣?纣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突然问到这个问题,是不是会觉得很有意思?
因为,我们对这个问题似乎太熟悉:纣就是商纣王的名字嘛,因为这人太坏就给他起了这么个恶谥。
但是,纣字本义是什么?有什么不好的含义吗?为什么被用作纣王的谥号?
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没有答案!
李学勤《字源》;林西莉《汉字王国》;窦文宇《当代新说文解字》;王宏源《字里乾坤-汉字形体源流》;李东毅《汉字演变1000例》;《常用汉字字源手册》;唐汉《图说字源》;廖文豪《汉字树》;左民安《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详解——1500个常用汉字的音形义用详解》;《甲骨文趣释》……
上面这些书中居然都没收录这个“纣”字,奇不奇怪?神不神奇?
倒是有三本书收录了,分别是《古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中古汉字流变》;《汉字源流字典》,但三者如出一辙,没有任何解释:
上图出自《汉字源流字典》(电子书,文本不是很清晰)
要说这个字并不复杂啊!看下纣字字源演变:
纣字,从丝从又,又就是手的意思。但是,这个甲骨文的纣字是什么意思?没有任何人给出解释!
为什么又用作商纣的恶谥?用于恶谥,这个提到的很多:
蔡邕《独断》:“残义损善曰纣。”
《吕氏春秋·功名》。注:“贱仁多累曰纣。”
《諡法》:“殘忍捐義曰紂。”
但是,为什么呢?
我想问的是:纣这个字本身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恶谥的恶?
其实,就从这个字来讲,其实好象并不难。
甲骨文纣字,从又从丝,又为手,丝就是茧,这个字就是对抽丝剥茧的描摹。
抽丝剥茧的过程:
1. 剥茧→2. 选茧→3. 煮茧→4. 理丝绪与缫丝→5. 卷绕与整理
茧是什么?茧是蚕给自己盖的房子。
一个小虫子,怀着无限憧憬出生了,它饱饱地吃了几顿,然后换了四次衣服,然后,它就开始吐丝盖房子,它想在里面好好睡一觉,然后,一觉醒来,找个好伴侣,度个蜜月,然后,传宗接代……
不过,它还没有醒来,就是梦中到那世去了。
人们先把它连同茧丢到开水中,它就在这个过程中被活煮了,然后,人们就把它的小房子拆了,改造后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这个过程就叫抽丝剥茧,就叫纣。引申出来就叫贱仁多累,残忍捐义,残义损善。
对的,这就是答案了:商受,帝辛,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周灭商之后,就给他取了纣这么个谥号,意思就是,商受对待臣民就象人对蚕一样,抽丝剥茧,敲骨吸髓,坏透了!
好像,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几千年来,为什么各家文字研究者,对于纣字的字源都闭口不谈。
《说文》:“紂,馬緧也。從糸,肘省聲。”老实说,许慎解字,有时不靠谱,那是因为,汉字从金文到篆书时,有些产生了讹变,许慎没见过甲骨文与金文,所以他没办法准确解读字意。但是,这个纣字,从甲骨文到楷书都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左边为丝,右边为寸(甲骨文为又,又与寸都是手的意思)。要说解读起来不费劲,但许慎的解读却是驴嘴不对马嘴,“紂,馬緧也”,难道马緧之形是纣吗?显然不是。
杨雄《方言》说:“車紂,自關而東, 周、 洛、 韓、 汝、 潁而東謂之鞧,或謂之曲綯,或謂之曲綸;自關而西謂之紂。”意思就是说,关东地方把这个东西叫鞧,关西叫纣。纣这个东西属地方方言,当是引用,而不是纣之本义。
许慎象这样解释汉字的还不多见,显然是避重就轻,闪烁其词。
纣王,之所以叫纣,是因为,他象抽丝剥茧一样惨害臣民。而纣字本义就是抽丝剥茧,几千年来,人们抽丝剥茧这个活儿从未中断,相对于蚕而言,那人们是不是也是纣?!我们每一个穿戴丝织品的人,是不是都是纣?一件蚕丝被大概需要超过1000个蚕才能做成,也就是1000多个生命。
相对于人而言,纣王很残忍,而相对于蚕而言,人们是不是更残忍?
好尴尬的一个问题!
那些古时候的聪明人,我相信他们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当他们给纣王取纣这个恶谥的时候,他们自然非常清楚其中的缘由,但随后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尴尬得不能解释的问题,但是,号已经取了,不能改了,于是,他们就只说是恶谥,但对于为什么这个纣字有恶的含义却闭口不谈。后人则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因为,一讲出来就会发现,每个人并不比商纣善到哪里!
但现在却被玉常将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是吗?不是吗?还是有其他更好的解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