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在这一章里,老子描述了四种管理者,同时,对最高的那种管理者有较多的描述,这也是老子的政治主张。有一种解读说“这只是老子的主观愿望,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太上,不知有之。太是最的意思,太上就是最上面,也就是最好的管理者的意思,老百姓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第二等的管理者,老百姓亲近并赞誉他。其次,畏之。第三等的管理者,老百姓害怕他。其次,侮之。最差的管理者,老百姓侮辱蔑视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原因就在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管理者如果缺失诚信,那下面的人就会对他失去信心,因为百姓对于管理者信心的不同,就有了上面四种管理类型。这个信很重要,问题是,什么是“信”?信者,人言也,心之所生,口之所出。也就是一个人所讲的话。一个人所讲的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地位吗?关键在于,讲的什么话。
孔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孔子这段话,明明白白地说出了言行之于人的重要性。孔子这里所说的“言行”,即是“信”。所以,老子在后面接着说,“悠兮,其贵言。”为什么贵言?孔子的话就是最好的说明。
信很重要,信者,人之言,即言语很重要。“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那什么样的言叫“善”,什么样的言叫“不善”呢?与道相应则为善,与道相违则为不善。所以,所谓的信,也同样是与道相合,亦即按照规律办事。
有两则故事,一则是庖丁解牛的故事,一则是卖油翁的故事。庖丁解牛,把整个的牛解完,自己很轻松,刀也不受一点损伤。卖油翁很轻易地就把油倒进了油瓶里,为什么?因为他们掌握了“道”,庖丁掌握的是解牛之道,卖油翁掌握的是倒油之道,因为掌握了道,所以,看起来他们好象什么也没做,却把自己的事情很好地做了。这就是“信”,信不要只解释为诚信,也可解释为“信心”,是因为心中有“道”,这个信心自然就升起来了。
诚信是相对于他人而言,信心是相对于自己而言,根本的,都是与道相合。
因为与道相合,就会有信,因为有信,则“太上,不知有之”,他好象什么没做,却什么都做了。又好比最牛的武林高手,嘻嘻哈哈,和平常人一样,不会穷显摆,和他动手,也没什么招数,但是,他一出手,你就输了。二流的高手是人剑合一,一流的高手,连剑都不用,那是天人合一,神龙见首不见尾,你根本就摸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乃至于人家不动手你就输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太上,不知有之”。
你看佛,就是“太上,不知有之”,佛是遍一切处的,连我们身体里都有佛,但是,有谁见到佛在哪里了吗?菩萨呢?是“亲而誉之”,我们自己觉得对佛很熟悉,其实,几乎是一无所知,了解得多的,还是菩萨,比如观世音菩萨,我们觉得很亲近,也对他很赞誉。不过,一般来说,我们不太怕观世音菩萨,但是,我们却怕金刚,罗汉,我们进到寺庙,看到四大天王的像就觉得很惊悚。很多人都知道,在寺庙里不要乱讲话,我一个学生亲口说,他在庙门前说了脏话,一转身就摔了一跤。这是佛菩萨怪罪了吗?错了,佛菩萨要怪罪我们,他们气量也太小了,就不是佛菩萨了,怪罪我们的,是护法,也就是金刚,天神。就好比一个人犯了罪,大官是不会站出来管的,自然有下面的人来处理。另外,有些修行人,修行不如法,就会受到一些人的侮辱,这就是“其次,侮之”,侮之,是因为修行不得法的缘故,也就是,水平还不够。
“悠兮,其贵言。”贵言,就是谨言慎行,这个前面已经讲过了,悠兮的这个悠很有意思,什么意思呢?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自在神通游戏三昧”。自在是天人合一之境,神通是达到这一境界后外显出来的功能,游戏是在世人眼中的相貌。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事情做成了,百姓们会说,这是我的功劳,本来就是这样。那些真正得道的人,他们是不会自我标榜的,他们是“替天行道”,他只是上天借由的载体而已。就象佛经中所说:“所说功德,非功德,乃名功德。”若修行是为了功德,那就没有功德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