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也。
这个题目,猛一看比较扎眼:不该死的死不了,该死的活不成。但是,在这一章里,老子要讲的,就是这个。
出生入死,出生,就生命的出现,入死,就是埋到地下死去。头一句,出生入死,点明本章要讲的内容,就是生和死的问题。
生之徒十有三,徒是类、属的意思,也就是说,能活的人,十个里面占三个。
死之徒十有三,也就是说,十个人里面,有三个会死。这两种情况,是大规律,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命。也就是说,有的人生来就长寿,有的人生来就短命。这个是天生的,命里带的。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也就是说,有些人,生来是可以长寿的,但是,动之死地,动在这里可以理解成“作”,动之死地,就是作死,因为作死而最后死的,也占十分之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那么,为什么呢?这些作死的人,是怎么作的呢?为什么他们本来可以长寿却自己把自己作死掉呢?“以其生生之厚”,这里第一个生,作动词讲,本义为生育,养育,求生,在这里是追求的意思。后一个生是名词,即生命。生生,就是对于生命的追求,对于长寿的追求。厚,在这里是重、多的意思,也就是过于,以其生生之厚,意思就是,对于生命长寿的追求有点过分了!
一句话,太于过贪生怕死,反而死得更快!
“盖闻善摄生者”,善是擅于,摄是获得,摄生,就是获得生命,再通俗点讲,就是精通养生之道。这样的人怎么样呢?“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兕是犀牛,就是在陆地山林中行走,不会遇到犀牛与老虎。看来,在老子写这个文章的时候,那时犀牛还是挺普遍的,时至今日,老虎少了,犀牛基本也绝迹了。在战场上,不会被兵器所伤害。犀牛的角虽然厉害,但是,对于这样的人,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的爪虽然厉害,但是,下不了爪。战场上虽然凶险,但是,那些士兵却不会对这样的人怎么着。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为什么呢?这讲的太玄了吧?为什么老虎不吃他?武器伤害不到他?这是因为,他没有到死的地步,说白了,就是他不该死。
在这一章里,整个来看,还是比较简单,比较难理解的就是两句话,一句是“以其生生之厚”,一句就是“以其无死地”,到底应该怎么理解这两句话?我想,这里先讲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主角是秦始皇。秦始皇很怕死,一心想要找长生不老药,派徐福携3000童男童女去访仙,结果徐福把这些童男童女带到日本,一去不返。他自己为了找药,五次东巡,并最终死在最后一次东巡的路上。终年49岁。不但他短命而亡,他所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也二世而亡。赵丽蓉与巩汉林的小品《打工奇遇》里,有几句台词很有意思,巩汉林说,这都是皇上当年享用过的,都大补,要不皇上怎么个顶个的益寿延年、长生不老呢?赵丽蓉说,也不尽然呢,那同治皇帝21岁就没啦,还有那咸丰、光绪……
第二个故事,《三国演义》里面,张辽与吕布同被抓,张辽大义凌然,但求一死,结果关羽求情,曹操收到账下奉为大将。吕布怕死,祈望能饶他一命,却被勒死。想死的,却活了,想活的,却死了。象这种事情,在《三国演义》里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去扒了,感兴趣的以后大家可以多留意。
第三个故事,是有关德雷莎修女的。南斯拉夫爆发科索沃内战,德蕾莎去问负责战争的指挥官,说战区里的妇女儿童都逃不出来,指挥官跟她讲:“修女啊,我想停火,对方不停啊,没有办法。”德蕾莎说:“那么,只好我去了!”德蕾莎走进战区,双方一听说德蕾莎修女在战区,立刻同时停火,当她把战区里的妇女儿童带出后,两边又打起来了。什么叫“入军不被甲兵”?这个就是!
第四个故事,有关王凤仪的。他讲述说:
什么叫“虎无所措其爪”?这个就是!大蛇就在旁边,却不伤害他!他天天吃冷饭,也不得病。
第五个故事,是有关虚云老和尚的。老和尚在山上修行的时候,自己种土豆,一天只吃一个土豆,吃了三年。虚云老和尚一生吃素,就这样,不但说没有营养不良而得病,反而活到了120岁!
故事讲完了,回过头来,看看现实中的故事,2003年的SARS,今天的疫情,根源在哪里?都是从吃上来的。家养的已经吃着没味儿,就吃野生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蛇,老鼠,蜈蚣,猴子,蝙蝠,果子狸,……无所不吃!为什么吃呢?据说大补!结果呢?全国恐慌,上千人染病,数百人死亡。这是什么?这就是“以其生生之厚”,追求养生过头了,太作了!
那什么叫“以其无死地”?说白了就是要遵道守德。为什么士兵不向德雷莎修女开火?为什么蛇不去咬王凤仪?这就叫德高鬼神敬。你只要有这个德,佛教里讲的,鬼神都会做你的护法,保护你!你怎么会受到伤害呢?!不然的话,现实中的玄奘,徒步行走沙漠,7天7夜滴水未进为什么不会死?什么叫作道?道就是自然规律,就是中庸就是和谐。人们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无视其他生灵的性命,这个不叫“作”叫什么呢?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此乃天道!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太甲中》
所以,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好好去悟一下《道德经》的第二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最后,还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录下其下,供大家品味:
宋景公的时候,火星在心宿,景公害怕,召子韦问此事,说:“火星在心宿,怎么回事?”子韦说:“火星是妖星,说明有天罚。心宿是宋国的分野,这祸殃就应在君王您身上。虽然这样,也可以将它迁移到宰相身上。”景公说:“宰相是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迁祸于他,不吉祥。”子韦说:“可迁祸于百姓。”景公说:“百姓死了,我又做谁的君王呢?宁可我一人死去。”子韦说:“可迁祸于年成。”景公说:“年成不好,百姓就吃不饱,吃不饱就必定死亡,做君王的以杀害他的百姓来使自己生存,谁还拿我做君王呢?这是我的命本该尽绝了。您别再说了!”子韦转身奔几步,再面向北拜两次,说:“臣向您道贺!天的位置很高,却能听到低处的话,您有这最高道德的三句话,天必定给您三次赏赐,今晚火星将从心宿离去三舍(90里),您将延长寿数二十一年。”景公说:“您怎么知道?”子韦回答说:“有三句善言,就一定有三次赏赐。火星要移走三舍。一舍历七个星宿,历一个星宿就是一年,火星历三舍共历二十一宿,所以您会延长寿数二十一年。我请求跪伏在您面前等待这种情况的出现。如果火星不离去,我就请求被处死。”景公说:“好吧。”这天晚上火星果然移动了三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