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让一切更美好!
www.mesian.net

十天干的起源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3-02-19 15:15:36   来源 : 象数演易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718
玉常 象数演易 发布日期:2023-02-19 15:15:36  
718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的起源是什么?真是众说纷纭。但是,并没有哪种让人信服的学说。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天干产生的年代太过久远,难以考证,另一个是因为,天干是多种文化杂交的产物,所以,仅从某一方面去讲都会很难自圆其说。
这里,我想讲下自己的一点思路。只是思路,不作学术验证。必竟现在不是写论文,只要能把这个问题理清楚即可。

一、天干汉字字源

1、“甲”字的字源

“甲”字的甲骨文,就是一个“十”字。
金文时的“甲”字,有两种写法,一种仍是“十”,一种是外面加了一个“口”。

有人认为,“甲”就是“田”,这是很想当然的。这就忽略了“甲”字的甲骨文是写作“十”,象“田”字是金文时才出现的。再一个,金文的“甲”字,“口”中的“十”与边并不相接,但“田”字是相接的。

“田”字的本义是分隔出来的土地,强调的是分隔后每一块的面积,而“甲”字写成“十”,强调的是分隔线。
那到底“甲”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所代表的其实就是龟甲。确切讲是乌龟腹部的甲。腹甲上面有横竖的纹路。也就是带有横竖纹的乌龟腹甲。
金文的时候,在代表纹路的“十”外部加了个“口”,类似“田”字,使得腹甲就更为形象。
所以,既便到了今天,我们也仍称“龟甲”,装甲车,就是象乌龟一样有甲壳的车。而盾甲、盔甲,则是由龟壳引申而来的意思。
有人认为,“甲”指的就是盔甲,是先古之时擅于制造盔甲的部族。这有点想当然了,实际上,制造盔甲是后来的事情,在文字产生之前的时代,可能还没有盔甲这东西。
2、“乙”字字源

关于“乙”字比较有争议。一般的解释是“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我觉得甲骨文的“乙”倒更象蚯蚓呢!
甲骨文的造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都是对实际物象的描摹。早期的甲骨文都是象形文字,好象还没有见到甲骨文中有表达抽象事物的字。所以,“乙”肯定不是什么“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
“乙”应该是古时候的藤条,或者早期的绳子。

在韩国字“乼”的一个注释中,就有“绳条”的意思。
不象其他字,“乙”字没有作为字根延续使用。我想,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早期用藤或者麻或者皮做的绳条很快被丝所代替,因此,“丝”作为字根代替了“乙”。比较而言,“甲”(龟甲)时至今日也没有发生丝毫改变,所以“甲”作为字根仍出现于很多的字中。
“乙”与“厶”同源。都代表绳子。见“私”字六书通中的字形:

六书通中的“私”字右边的“厶”与甲骨文及金文的“乙”相同。都是代表绳索的意思。
3、“丙”字字源

有人说“丙”字是鱼尾巴,这是望文生义。“丙”与“内”同出一源,这个“内”有里面的意思,这与鱼尾巴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丙”是古时钻木取火工具的象形描摹。

“丙”就是对钻火板的描摹。
但上面这个图的流灰槽也不是太象“丙”字啊?那是因为,这是升极版的钻木取火工具。另有一种方式如下图:

在上图的钻火板上,开出一个三角形的沟槽,这应该就是最原始的钻木取火方法了,而这个带沟槽的木板,正是“丙”字的象形描摹!
“丙”字五行为火,也并非是随意而来的。
“丙”字强调的是整个钻火板,而“内”强调的是钻火板上的那个沟槽。
4、丁字字源

甲骨文的“丁”是一个方块或是圆块。

“丁”是古代的铜块。这个含义至今仍有保留,如黄瓜丁,炒鸡丁,这里的丁都是块的意思。
到了秦朝时,“丁”字字形发生变化,成了“钉”的初文,也就成了钉子的形状。
5、戊字字源

“戊”与戉、戈、戌、戍同源,是古代的一种武器。
6、己字字源

“己”的本义代表捆绑。这个含义可以在“弗”字中看到。

“弗”字的本义是,古时候用的箭受潮弯了,把弯了的箭绑到直的木头上来进行校正。这和今天医院里打绑腿一样。“弗”字中的“弓”在甲、金文中都写作“己”,就是绳子捆绑的意思。
“己”与“厶”有相近的含义。“厶”是把东西捆起来,代表这东西归我了,“私”字本义就由此而来。“己”也是这个意思,因此引申出自己。
7、庚字字源

“庚”是对钻孔工具的象形描摹。
唐、庸、康皆是源于“庚”字,也就是都与钻孔有关。
如果明白了“庚”的本义,就很容易理解“中庸”的意思了。“唐”字下面从“口”,意思就是钻出一个孔。“庸”字下面从“用”,其实甲骨文仍是从“口”,金文时中间加了一竖表通过,“庸”的本义就是打孔打通了。

古时候打孔,并非是说从一面一直打下去,而是两面同时打,最后贯通。这个是很难的,要保证两面都在正中,打通之后才不会错位。不然后的话,就打不通,或者打通了,孔洞是歪斜的。
“中庸”的意思就是不偏不斜,正中,刚刚好。
8、辛字字源

“辛”就是古时凿子的象形描摹。

甲骨文的“辛”字,如果把下面箭头样的东西去掉,那就是非常形象的一个凿子。这个箭头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指事符号,意思是向下用力。

如上图。看下甲骨文的“凿”字,太形象了!一只手,拿了一个锤子,在敲一个“辛”。
9、壬字字源

“壬”字的甲骨文写作“工”。后来才在中间加了一横。
“壬”是古时候针的描摹。但这好象太不象“针”了吧?
这个和“辛”字有点象,甲骨文的“壬”字,中间那一竖是针的象形描摹,而上下的两短横是指事,意思是从这一头到另一头的意思。“穿针引线”,针的功能就是“穿”。后来又在中间加了一横,仍是指事,起强调作用,强调的就是针的功能。因此,“壬”的本义就是能穿过其他物体的东东。
“壬”字针的本义后来用得不多,常以贯通过符号来使用。
10、癸字字源

“癸”字是对纺锤的描摹。但不是静态的纺锤,而是动态的纺锤。动态的纺锤如何表现呢?就用了两个交叉的纺锤,代表纺锤转动时的幻影,用“X”斜交叉代表运动。
“癸”的本义就是纺锤的转动,也就是纺线。
“葵”是会随着太阳而转动的花;“睽”是两眼不朝一个方向看。
十天干的汉字字源,与记时之间并无关联。而是与古时的十大部族有关。

二、十大部族

我们现今有56个民族。由此可以想见,几千年前的夏商,也是由很多的部族组成的。
早期的国家形态,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的。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他们就以自己所擅长的东西来命名自己的部族。就好比唐朝,英文为CHINA,意思是瓷器,就是因为当时的瓷器做得很好。大道相通,上面讲的十天干的文字,都指向一种技能,也就是部族的专长,因此也指代部族。
这种部落联盟式的形态在少数民族中一直都还有存在。象三国时,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这种联盟的方式就是古时部落联盟的遗迹。
十天干这十个字,源自十种技艺,是十个以此技艺著称的部族的代称。
比如,癸族,就是擅于纺线;壬族,擅于制针;辛族,擅于用凿,庚族,擅于打孔。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甲族。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这个部族擅于制作盔甲。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这里的“甲”指的是占卜。两个原因,一个是,那时的占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可能远在其他技能之上,发现的大量用于占卜甲骨就是一个证明。另一个是,“甲”在天干中排在首位。这样的排序并非偶然。就象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袁绍为盟主。这个盟主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当的,一定是威望与实力最强者担任。同样的,十族中,只有最强者才可能被排在首位,而盔甲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排在首位的,但占卜可以。在夏商周之前,巫与帝合一,当时的首领即是头头,同时也是巫师。伏羲创造的八卦,周文王演绎八卦,都是例证。周朝之后巫与帝才进行分离。
简单说就是,当时谁掌握了占卜的技术,谁就是老大。
“甲”就是龟甲,就是占卜,占卜远在其他技能之上,所以十大部族以“甲”为首。这个排序一直延用到现在。

三、太阳历

历法是远古先民很重要的东西。
既便到今天恐怕也是如此。
历法的意义有多大?一部很热的小说《三体》告诉了我们历法的重要性。在三体游戏中,预演了各个文明的兴衰,决定文明程度与进程的,就是历法!
而自古以来,历法都是建立在太阳的基础之上的。
历法一直都在变。新的朝代的建立,为了标榜自己比前朝牛,那就建立一套新的历法。因为历法更迭太过频繁,我们已经难以考证古人历法的具体内容了。
古时候有六历,称古六历,分别是: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除了《颛顼历》在考古中发掘到一些资料,其余五种历法,只留存一些片断资料。
可以想见,古时候的历法,应该首先是建立在太阳的基础之上的,之后才有星象。但也不排除太阳与星象作为古人制定历法的两大参考。可能不同的部族分别以太阳和月亮为参照。但后来,为了历法更加精准,就采用了阴阳合历。

四、太阳崇拜

古人在以太阳为准制定历法的同时,也会产生太阳崇拜。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星象崇拜上。北极星,北斗星,四灵兽,二十八宿,这些都深深影响着后人。时至今日,我们仍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这个龙,正是来自于四灵兽之一,苍龙星宿。
古人会把太阳作为天之主宰,而下面的头头也自然会自比太阳。时至今日,依然有这种传承。

既然地上有十大部族,那他们就很自然地认为天上有十个太阳。
既然天上不可同时出现十个太阳,那他们就想象十个太阳轮流出现。对应到下面,就是轮流做盟主。
当然了,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未必。更可能的情况是,盟主是由有威望和实力的部族头头担当。这就是为什么商之前的头头,其名称甲、乙多,壬、癸少。因为这个顺序是按实力大小排的。排在前面的当盟主的机会多,排在后面的当盟主的机会少。
禅让制是老大轮流坐的尾音。

五、羿射九日

羿射九日的传说广为流传,但知道其真实含义的人并不多。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这段话信息量很大。
在尧这个时候,天上的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民不聊生,尧派羿把天上的太阳射掉了。
十日怎么会并出呢?于是,有些人就认为,古时真的出现过十个太阳,或者,十个流星,乃至十个外星飞船。想象力很丰富。
必须明白一点,神话传说都是寓言故事,是打的比方,讲的某种道理。
这里的“十日并出”,并非是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前面已经讲了,太阳象征着部族首令。十日并出就是群雄并起,十大部族争着当盟主。这种情况与春秋战国时、与三国时的十八诸侯,的情景非常相似。这时候尧出现了,尧就相当于是曹操,秦始皇,派出羿,羿就当相于白起,灭了诸侯。羿所杀的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并非是怪兽,而是部族。因为天下大乱,所以民不聊生。射掉九日存一日,就相当于秦统一六国。
最后一句特别重要,但我发现被很多人忽视了:“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这是点睛之笔。“置尧以为天子”,什么是天子?就是盟主。就是秦始皇的角色,就是帝。当然,曹操还不敢称帝,但他儿子曹丕称帝了。
大概从羿之后,盟主就渐渐成固定的岗位,就不再轮流坐了。天无二日,天上不允许有更多的太阳。

六、天干与地支

天干的形成,可以参考地支。因为二者有强关联及共通之处。

地支是三套系统合而为一。
系统一:生产流程。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字,对应的是孩子出生的整个过程。现在主要是讲天干,地支这个就略过不讲了。
系统二:时间。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个小时。
系统三: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这三个系统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先是有时间,这是先天本来就有的。人们为了记住时间,就把生产的十二个过程与十二个时辰相对应。但这样还是抽象了些,不利于传播,于是与十二种动物相对应,这样就便于记忆。
地支就这样产生了。
天干的形成也是如此。

仍然是先有的时间。每天(或每个月)一个太阳值班,十个太阳轮流值班,就按十个部族的顺序进行排列,十个部组以其技能分别叫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于是,这十个字就和特定的时间对应上了。

七、综述

如上所讲,单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而言,来自于10种技能。而这10种技能又来自于10个部族,这10个部族按实力进行排序,就有了由甲至癸这个顺序。古人共同的信仰是太阳,以太阳作为历法的主要参考,这样,就把天上太阳的运行以部族名称来标记,这样很容易记忆。
时过境迁,部族联盟制已经远我们而去,特别是羿射九日之后,其他部族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当盟主的念头。部族联盟由大一统所代替。所以,十天干所代表的部族的概念于现今的我们而言就感觉很模糊了。倒是因为甲骨文的存在,令我们依稀看到这十个字的本源。
但是,天干在记时方面的功能,却毫无差别地保留了下来,延用至今。
我们现在改用西历,我觉得是让人难过的一件事情。要文化自信,要民族复兴,我觉得还是用传统农历的好。让全世界都用我们传统的历法更好!


-END-


数字能量
地支
天干
汉字字源
后羿射日
CONTACT US
www.mesian.net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