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常
象数演易堂原创
这句话前面一句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下面一句即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很有歧义的一句话,被很多人所误解。记得在之前人生的某一阶段,读到了“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句话,当时很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哎呀,这句话,原来几千年前的老子早就讲过,原来,人道原本如此!这不就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道理吗?说是醍醐灌顶也不准确,更确切的讲,应该是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台阶,找到了一个借口。找到了自己人生诸多不如意的根源,那就是自己不够强,人生其实就是丛林法则,弱者被干掉,强者会更强大,所以,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变成那个强者。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但是,我始终觉得好象不是那么回事。老子的格局怎么会这么小呢?陪着五岁多的儿子读《道德经》,读到了这一章,仔细再一读就发现,原来,自己误解了这句话。网上搜了一下,发现误解这句话的并非只有我自己,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存在误解。搜到了宇辉同学的视频,他红了这么久,还是头一次看到他的视频。他讲道德经中的这句话,居然和我之前的理解一样。很多人都把老子的这句“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与马太效应相提并论。马太效应出自《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的确,这句话与老子的“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太相近了!老实说,先前我对《圣经》是存在偏见的,觉得《圣经》与佛学或老子而言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在一个层面。但在看《天道》时,知道有“窄门”这么一说,深入了解之后,《圣经》中所谓的“窄门”相当于佛家禅宗中所说的明心见性,那是很高的境界了。原来,《圣经》也有这么高的境界。我们通常所了解的《圣经》,大概就象我们通常所了解的烧香拜佛的那个佛教,那是很浅显的一个层面。(注:窄门出自《路加福音》:“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窄门是相对于通常的大门而言的,就是很少人很难进去的那个门。)
所以,我不太相信《圣经》中会去推崇“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我相信,这句话一定有前提,一定有背景。这句话,出自《马太福音25章》,在这一章,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是说,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同时还预备的有油。结果,新郞迟到了,没预备灯油的,这时灯都不亮,就没法接新郎,预备有灯油的,打着灯随着新郎进去了。第二个故事是说,天国就好比一个人要外出,叫来了三个仆人。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两千,一个一千。等主人回来时,拿了五千的,另赚了五千给主人,拿了两千的,另赚了两千,拿了一千的,却把钱埋进了地里,等主人回来时把这一千挖出来给了主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主人讲了那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补充一点,主人夺过那一千银子,给了那有一万的。故事末尾还有一句话:“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第三个故事是说,在天国里,当万民朝拜主子的时候,主子把这些人分成了两组,就象把羊分成绵羊和山羊一样。主子对绵羊这组人说,你们要享大福了。对山羊那组说,你们该去遭受永远的火刑。山羊组的人很不理解,就问为什么?主子就说:“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山羊组的人就问:我啥时候不留你住,不给你穿,不看顾你了?!主子就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这三个故事看完,我真的是对《圣经》又刮目相看了。厉害了!这三个故事很浅显,但道理很深。第一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谋则立,不谋则废,我命由我不由天。上天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能不能抓住机会是靠自己而不是他人。第二个故事,也就是“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句话的出处。很明显,世人都误解了这句话。这句话是有前提和背景的。前提就是,主人给三个仆人钱,是“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也就是说,你有掌控5000的能力,就给你五千,你能掌控2000,给你2000,你掌控不了,就把给你的1000也拿走,给那能掌控1万的人。自己能拿多少钱,不是主人决定的,实际上是自己决定的,是自己的能力决定的。不是上天把你拥有的夺去了,是你不能善用你所拥有的。第三个故事更深刻。故事里的主人的意思就是,我即众生,众生即我。你们对众生好,就是对我好,你们不善待众生,就是不善待我。说白了,就是要布施,要普惠众生,为人民服务。这不就是佛教中的普贤菩萨吗?整个《普贤行愿品》讲来讲去讲的就是这么个事情。现在,人们仅仅摘取了一句“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却忽视了这句话的前提和背景,断章取义,整个歪曲了这句话的意思。所谓的马太效应,是世人断章取义编造出来的段子,而并非是那个经的本义。真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令人啼笑皆非。回来还说《道德经》。“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句话是出在《道德经》77章。这一章,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话是:“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都补之。”第二段话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三段话是:“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道德经》这部经,主要讲两个东西,一个是道,一个是德。道即天道规律,德即人的行为规范。人依道而行即为德。这一章的第一段是先讲天道,自然规律就好比是射箭,抬得高了就放低点,低了就抬高点,太用力了就松点,太松了就用点力。阴阳消长,物极必反,多了自然就会减少,少了自然就要补足。第三段是讲德的,基于天道的基础之上,有德的人也是如此,他们都会把自己所拥有的布施出去,不但如此,“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就是说,他们连这个名也不要。不图名,不图利,就是无私奉献。第二段是一个过渡。由天道讲到人道。这里的“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讲这句话,是带有讽剌意味的。这句话之所以被误解,主要是在“人之道”上。很多人是把这里的“人之道”等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这个人道,把人之道与天之道和地之道并列了。老子在《道德经》里,把人分成了两类,一种是普通人,一类是圣贤。老子这里所提到的“人之道”,就是普通人,也就是所谓的世俗。而第三段所讲,则是圣贤。老子在第20章中讲到“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这里的“众人”就是“人之道”这类人。所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道法则应该是“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那么,圣贤依德而行,应该也是“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但可惜天下众生却做不到啊!他们因为贪欲使然,奉行的却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众人之病,天下之病,正是为了治这个病,老子才留下了《道德经》这个药。没想到我们却拿这个病不当病,所以老子才在第71章感慨:“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老子在81章讲到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的观点已经很明白了。并且要注意,老子在81章这里,是拿“圣人之道”与“天之道”相提并论的,与“天之道”相提并论的是“圣人之道”,而不是“人之道”,“人之道”与“圣人之道”是两码事,人之道是有病的,圣人之道才是健康的。所以说,读书最怕的就是断章取义。理解偏了后果就很麻烦,不以“人之道”为病,就可能被划分到山羊那一队,而只有意识到“损不足以奉有余”是病,圣人之道是正途,才可能被划分到绵羊那一队。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