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常
象数演易堂原创
提到这个毒字,你会想到什么词?毒害,毒刹sha,饭毒,毒蛇,毒气,狠毒,毒辣……由于和这个字有关的词过于敏感,我都不得不写错别字以避开审查。为什么这么贬义的一个字,下面却是个“母”字,这与母亲有什么关系呢?又为什么是“最毒妇人心”,这长久以来一直是个悬案。甲骨文中并没有“毒”字,这个字篆书的时候才有,是个后起字。《说文解字》曰:“害人之艸,往往而生。从屮。”这里很奇怪,没有提到下面的“母”。说从屮,屮即草,这其实是不对的。毒字上面是“生”而非草。当然,生与草很象,生本身也是草的生长,但二者还是略有不同。再看下篆书的“毒”,是不是发现毒字上面与生一样?
毒字就是上面是“生”,下面是“母”。生是草的生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的吹又生就是对“生”的形象描摹。
“母”有什么特点?就是生孩子嘛。
那这个“毒”字怎么解释呢?就是草很茂盛,象女人生孩子一样,不断地滋生,长得很快。
草长得快会怎样呢?要知道,古时候是农耕社会,民以食为天,庄稼收成是很重要的。而野草丛生对于庄稼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农民要及时锄草。草对于庄稼而言是有害的,毒字害及有害的字义就是由此而来。
但是,毒字并非这一个意思,毒字由其本义引伸出了三个意思,除了害及有害之外,另有一层意思是从野草生长茂盛引伸而来,就是凶狠、猛烈、厉害的意思。比如说:这个鉴宝老师的眼很毒,一眼就看出这幅画是赝品。这里的毒就是毒辣、老练、很厉害的意思。
还有一个意思是从“毒”字中的“母”引伸来的。《易经》师卦辞曰“以此毒天下”。很有点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我觉得解卦还不错的马恒君先生,居然在其著作中把这个“毒”解释为荼毒。实际上,这里的“毒”是慈爱、养育的意思。这句话的原句是“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刚中而应是指师卦的二五爻阴阳呼应,师卦下卦为坎,坎为险,上卦为坤,坤为顺,所以说是行险而顺,以此来养育天下,而民从之,则天下的老百姓就都愿意跟着他了。通俗点说就是爱民如子的意思。象辞曰“君子以容民畜众”,意思是,君子要包容民众,要畜养民众。这里的“毒”怎么能解释成“荼毒”呢?也有解释成通督,治理的意思,这种解释好那么一点,但仍然没有作爱民如子解释好。
《道德经》五十一章讲到,“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注意这里的“德畜之”,与《易经》中师卦的“君子以容民畜众”里的“畜”是一个意思,都是畜养、养育的意思。而这里的“毒”也和“毒天下”的毒是一个意思,也就是养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道使之生,德使之养,助其生长,并生养万物,亭,本义是亭子,亭子是供人休息的地方,这里取的就是这个本义,亭之就是令之休息。毒之就是养育。养之覆之,养仍然是养育的意思,这里的覆可不是倾覆,覆有覆盖的意思,这里的意思类似孵,就是保护。
有一个词就叫亭毒,就是从《道德经》中的这一章来的,意思就是养育、化育。
不过,现在毒字养育的意思已经基本不用了。
最毒妇人心,这里的毒应该就是养育的意思,但现在却都作狠毒来解。这句话出自小说《封神演义》。全诗为:“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皆是可(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封神演义》的作者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把后来的人都带进沟里了。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比如无尖不商,意思是古时的商人用斗给人装粮食,都是装得满满的,冒出尖来,表现出古时商人的诚信。结果这个词现在却变成了“无奸不商”。只能让人感慨人心不古了。无毒不丈夫,这里的毒,实际上是“度”,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是一个对仗句,量小对无度,量是气量,度是气度,意思是气量大,气度大,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和丈夫。这与“将军额头跑下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意思一样。只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无度就变成无毒了。每字也是从母,甲骨文画的是一个女人,头上画一横,实际上也不是一横,而恰恰是草,即屮。可以参看下面不同的“每”字。草的生命力很强,野花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母亲也是一样,生了一个又一个。这两个字合在一起,表达的就是一而再,再而一的意思,每每,每次的意思就是这么来的。也有人说,毒字下面不从母,而是毋,毋是母字胸前画了一横,意思是断奶,断奶后就不能再喂养孩子。毋字不的意思就是这么引伸来的。但是,这样是解释不了为什么毒有“养育”的意思,也解释不了毒有毒辣、很厉害的意思,同时也解释不了为什么毒有毒害的意思。庸字现在的意思是平庸,并且还有庸俗、昏庸、浅陋的意思,如庸医。庸这个字,从庚从用,庚是古时候的钻,庸的本义是用钻打孔。用钻打孔是技术性非常高的活儿,既要技术,还要有耐心。庸字的本义是很好的,清· 顾炎武《日知录》“名之所在,上之所庸。”这里的庸是任用的意思,就是从庸字下面的“用”引申而来。庸还有功劳的意思,如庸绩,就是功绩。
有一部大作叫《中庸》,朱熹解释说中庸“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意”,朱老夫子解释得不确切。这里的庸其实就是“用”,中庸就是用中。《中庸》开篇就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是天下大本,所以,《中庸》整个讲的就是如何用“中”。庸字与毒字非常象,但是,这两个字的本义到了现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偏向贬义了。由此有些人就把中庸之道理解成和稀泥、老好人,而毒字就更被滥用得面目全非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