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常
象数演易堂原创
什么是文?什么是文字?文与字有什么区别?什么叫文化?什么叫文人?什么叫文物?什么叫文明?什么叫天文?什么叫人文?
看着很简单的问题,真的讲得明白吗?
恐怕就这个“文”字,不见得都能说清楚。
左民安《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P222
左民安的解释是胸前花纹,这也是常见的解释。
但这是错的!
唐汉《图说字源》P782
唐汉先生在汉字方面颇有造诣,但是,他对“文”字的解释却甚是离谱。他认为文是母畜发情时生殖流出的液体。
刘钊《新甲骨文编》525
甲骨文的“文”字,至少有上面五种写法。
图1是人体形,胸部无纹饰,图2是个X,图3是V,图4这个形是甲骨文的心字,图5是带有头部的人形。
所以,唐汉先生的解释实在是错得离谱,这毫无疑问整体是个人形,特别是图5,怎么着也和牲畜发情无关。
把“文”字解释成纹身也不对。图2和图3勉强可以说是纹身,但图1压根没有纹,图4那不是纹,而是“心”字!图5更是没有任何纹的人形,怎么解释?
那究竟“文”字是什么意思?
5款甲骨“文”整体都是人形,这个是没什么争议的。整体的人形强调胸部,意思是胸中有想法。图2的X是强调符号,强调胸中的想法。图3中是省略化的“心”字,与图4一样,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心。图5特别画了一个脑袋,强调的是一个人的思想。
什么是文?一个人的所思所想的外在图形化呈现就是文。
这种外在的呈现,早期就是图画,图画演化到后来就成了文字。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既是图,又是字。
这里需要说的是,文是文,字是字,这是两码事。文的本义就是用于表达思想的图符,字者子也,文字者,文之子也。就是由文又延伸出来的文就叫字。
比如,武则天造了个曌字,这个确切叫字,不叫文。再简单说,象形文字的甲骨文,字根,这些叫文。由字根再重新组合另造出来的,叫字。
当然了,现在是把文与字合称了,已经很少有人能讲清楚二者的区别了。
文的本义是思想的外在呈现,也就是图形化的表达,而纹身也是图案的一种,所以,文通纹。因此,说纹来自文,这是对的,但说文来自纹,或文就是纹,这是错的。
所有有关“文”的含义都是从其本义引申来的。
文字:思想传承的符号;
文物:有思想承续的物品;
文人:有思想并擅于用文字来表达的人;
文明:人的思想能象太阳照亮别人一样指引、启发他人;
天文:自然规律的外在呈现;
人文:人类思想的外在呈现;
作文:将思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文采:一个人非常丰富的精神世界;
……
《说文解字》释“文”:“錯畫也。錯當作逪,逪畫者䢒逪之畫也。”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可能是把“文”与“交”混同了?
倒是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讲得挺清楚:“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盖,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此言甚是。
参考:
1、左民安《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2、唐汉《图说字源》
3、刘钊《新甲骨文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