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四十七章: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知识不等于智慧
发布日期:2023-03-25 08:49:23
来源
: 大运易成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1109
玉常
大运易成
发布日期:2023-03-25 08:49:23
1109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ǒu),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有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老子这里怎么会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呢?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个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后面还有呢:“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明师指路不如自己参悟。”再一个是,老子在这一章讲的“知”,同“智”,老子所强调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不走出家门,天下之事就尽知,不需要扒着窗户往外看,自然规律就可以知晓。这怎么可能呢?并且,“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向外驰求得越多,其“知”越少。再次强调,这里的“知”同“智”,一定要理解这一点,不然的话就很难读懂老子的这段话。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里所提到的“知”就是知识。知识是无穷尽的,拿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尽的知识,这样就完蛋了。比如说,看书,世上有多少书?穷其一生去看,能看多少?能读得完吗?那足不出户,又如何知天下呢?已经强调多次了,老子这里讲的,是智,是天道,是规律,不是天下的新闻。智慧的获得与知识的获得是不一样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这是知识的获取,“明师指路,自己参悟”,这是智慧的获得。那应该如何获得智慧呢?老子在十六章里已经讲了:“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是虚静。儒家智慧的获得也是如此。《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也就是“格物致知”。这里的“知”也是同“智”。佛家智慧的获得更是如此。释迦牟尼是怎么悟道的呢?他在菩提树下,抱着必死的心,静坐了七天七夜,就这样开悟了。“知天下”,这里的“天下”,是指天下的道理,而非是天下的事情。天下的道理,也即天道,也即自然规律,这个,不必要非得跑出去才能知道,不出门就可以知道。老子在五十四章中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说白了,就是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孔子在易传中说:“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孔子“知天下”的方法就是研究易经,借助易经而知天下。这与周文王被关在羑里时推演八卦是一样。“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易经这东西真研究透了,真就可以感而遂通,不占而知。你看《三国演义》中,刘备马跃檀溪,误闯水镜山庄,见到水镜先生司马徽。还没进庄,水镜先生就知道有贵人来,并且知道刘备遭了难。什么叫不出户知天下?大概就是这样吧。佛家就更厉害了,不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和老子的方法一样,“致虚极,守静笃”,只是静下来,就可以明心见性,就可以开悟。开悟之后,神通就足了,比如他心通,起心动念,什么都知道。就象孙悟空去找观音,观音笑着说,不用讲了,我什么都知道了。儒释道三家修到一定程度,都有神通,只不过,他们怕吓到人,也怕误导人,都不显露。就象真有钱了不会在穷人面前显摆一样。越是高手越低调。“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知识的获取并无益于智慧的获得。知识不等于智慧。并且,更会成为智慧的障碍。老子在十二章中就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而在佛家来讲,这些就叫六尘,或叫六贼,即:眼、耳、鼻、舌、身、意。心智就象一面镜子,而这些东西就象是灰尘一样,这些东西越多,灰尘越厚,心智就被蒙蔽,镜子的作用就失去了,智慧就没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做学问与修道是两码事!【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里知的,仍然是天下事理,而非天下新闻。不为而成,也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无为并非是什么不干,而是随缘应物,顺势而为,依道而为。这一章中所讲的天道,就是自然规律,用佛家的话来讲就是因果。所讲的“知天下”,知的是天下的事理,而非是天下的事。“其知弥少”这个知,通智,即智慧。明白了这些,再读这一章,大概就是白话文了,一点都不难理解。附:《论语》:“君子不器。”《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