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让一切更美好!
www.mesian.cn

上山文化:卦符在9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发布日期:2025-03-24 15:16:40   来源 : 象数演易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73
玉常 象数演易 发布日期:2025-03-24 15:16:40  
73

文|玉常

贵神文化原创

上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中的“卦符”图

9000年前上山文化卦符之破解。
这个卦符是传说中的卦吗?是什么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把这个符号画在陶罐上?

线上看到有个图,好象是博物馆的,说此卦符是泽山咸卦
但应该不是。
仔细辩认的话,从下往上第三条线,是断开的。从上往下第二条是断开的,这个比较明显。说泽山咸是显然错的!

在《上山——中华文明的万年奠基》一书中,采用的是赵建永的观点,认为此符乃为雷地豫卦
此说可信。
那么,是否可以确定这就是卦呢?
可以,玉常这里有8点理由:
1、此符与现今卦符惊人相似,除了相信就是,其他基本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2、上山最大的发现就是稻和酒,酒的发现说明当时稻的种植已经相当成熟,粮食富余了才会本酿酒。而稻的种植对农时——也就是历法具有强依赖性,而卦正是由历法而来;
3、出现卦符的这个陶罐为酒器,酒器当时主要用来祭祀,因此,卦符作为天时或者神化的符(就如商周的饕餮)祭祀在情理之中;
4、历法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星,太阳更早一些。而在同时期的上山文化发现了太阳符,在稍晚一点8000年的跨湖桥同样发现了太阳符;

5、对顶三角。对顶三角符号来自立竿测影,关于这点我在《帝字来源》一文已经详述,这里略过。上图的正确解读是:上为太阳,下面方形当代表地,对顶三角乃立竿测影。在距今5000年的良渚同一个陶罐上,如下图,从右至左分别代表:箭头为表杆,对顶三角为表杆测影,斧头为王权(掌历法者为王),八角星源自对顶三角,寓意四时八节。

6、帝字纹。对顶三角即简化了的帝字符,同甲骨文的五。我在《帝字来源》一文中都有详细论述。

同为上山文化的跨湖桥遗址(8000年)发现一陶片,上面刻符被忽略,全网搜不到此图,上图出自《上山》一书。这个符号与对顶三角同源同义,代表的都是立竿测影。
对上图的一个印证是跨湖桥发现的另一刻符。

此一刻符是帝字纹的变形之一,在诸多文物上都有出现,张远山先生称之为天枢纹,玉常称之为帝日纹。来源于立竿测影,代表的是太阳,是天帝,正是商朝甲骨文“帝”字的由来。
而卦正是来自立竿测影!是对测影结果的图符化表达,传递的是历法信息,至于占和卜,那是商周以后才延伸出来的作用。

7、雷地豫卦,对应的季节为冬至前后。彝祖十月太阳历过两个节,一个是冬至,一个是夏至。后世历法多有变化,夏历又以立春为准。但夏历实行的是阴阳合历,而作为太阳历,主要的节点就是冬至与夏至,对顶三角、帝日纹,皆是冬、夏二至的连线。所以,这个卦符对应的就应该是当时的冬至日(或相当于冬至日),类似于今天的年三十,即新旧年的交接点。
8、雷地豫卦象辞曰:“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意思就是说,先王从中得到启示,在豫卦这个时候,创制音乐,崇尚道德,以盛大的仪式进献天帝,把祖先的亡灵与天地配在一起,共同祭享。这个时间主要是祭祀。
酒器,代表历法的卦符(对应太阳,太阳在古时即天帝),祭祀。这一切不就很清楚了吗?
上山文化上的刻符,正是卦符,是雷地豫卦,卦1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并且,出人意料的是,六爻卦并非是从三爻卦演变而来,而是一开始是先有的六爻卦。雷地豫卦对应的时间是冬至前后,新旧年的交接点。古人在此时祭祀(时至今日亦如此),把祭祀对象刻在盛酒的陶罐上以敬天。那时的人们并不象我们想的那么迷信,此时的神还并未出现,那时的人很淳朴,很科学,他们崇拜的是自然的太阳。

-END-



卦符
上山文化
CONTACT US
www.mesian.net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