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常
象数演易堂原创
二里头陶塑龙纹透底器
此为蛇形无争议。真的是不能太象蛇了!是龙亦无争议。因为,其身上有菱形纹,此为极星符号,代表苍龙星宿与极星,所以,蛇身上有菱形纹的都以龙论。龙有两个主要特征,一个是菱形纹,一个是龙角。
陶龙纹透底器(二里头文化)
此器物上之龙形,与石峁皇城台石雕龙神似,说明二者同源。同时,还出现鸟纹,那毫无疑问这当是龙凤图了。
上图中的b、c、d,都是显著的蛇形。
石峁皇城台石雕龙与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非常相似,蛇形。
如上图所示,真的是不要太象蛇了吧!
汉代《洪范·五行传》郑玄注:“蛇,龙之类也。”
《尔雅·释鱼》注:“腾蛇,龙类,能兴云雾而游其中。”
【说明:此类案例太多,不再一一例举。以下亦然,皆举个别典型案例以说明。】
二、鲵鱼
张远山《伏羲之道》P103
张远山在书中讲到,上图85为鲵鱼,亦即娃娃鱼,此纹为“大鲵纹”,娃娃鱼至今仍是甘肃天水特产。此说甚是。
后世的鱼跃龙门的传说大概即源于此,鱼跃龙门,鱼化为龙,说明鱼乃龙之来源之一。
上面这个龙,很显然是源自鲵,也就是娃娃鱼。
注意上面这两个图,造形结构都一样,寓意也相同,左边是两条鱼,到了右边,就变成了两条龙。这就说明,鱼等同于龙!
三、蜥蜴
上为淮阴高庄战国墓龙,形似鳄鱼,亦更象蜥蜴。
羲、蜥同音,或许伏羲真与蜥蜴有关。同时,蜥蜴又称四脚蛇,如前所述,蛇为龙之来源,那同样的,蜥蜴亦为龙之来源当无疑。
此外,蜥蜴之一种名变色龙,其名称龙大概不会毫无缘由。
再一个,《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中讲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传说夏朝时有两条龙降世,夏王害怕,存龙涎(唾液)请龙去,后来装龙唾液的匣子传到商,从商又传到周,周厉王淘气,非要打开看,龙唾液就变成一只玄鼋(传说为蜥蜴),蜥蜴在宫里到处乱晃,碰到一个小宫女,小宫女成年后就怀了孕,生下的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褒姒。
这个传说,似乎也可以作为蜥蜴为龙之来源的例证。
四、鱼
在上图中,我们又再次见到了斗形小蛇。呈左右对称,代表着阴阳半年(与龙形觥上的一首二身微型小龙意同,上图两小龙上面单线形,就是一首二身龙的更简化版)。
一条大龙,一条小龙,还有两条鱼,对应于一年四季。鱼在这里等同于龙。
再举一例,就是屋顶的鸱吻,龙头鱼身,正可以说明,鱼龙一体,鱼是龙的来源之一,这也正是鱼跃龙门而成龙的传说的由来。
以上图例可以清晰看到,鱼和龙有着紧密的关系,在某些时候,鱼是作为龙来对应于苍龙星宿的。而当鱼和龙同时出现时,龙代表阳,鱼代表阴。
这种历法与图形的传续一脉相承。
对比上面两图,汉画像砖,鱼拉车与龙拉车,是不是太像?难道二者没有关联?
五、鳄鱼
汉画像石,山东邹城
这个造形,与鳄鱼无疑,特别是身上的纹,典型的鳄鱼纹,这个是比较少见的。
在山西出土的龙形觥上,赫然饰有鳄鱼纹,在龙形器上,与龙并置。显然与龙关系密切。
同时,鳄鱼又叫鼍龙,《本草纲目》中叫土龙,民间叫猪婆龙,都说明鳄鱼与龙有直接关系。再一个,鳄鱼作为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保留了早期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也被称为“活化石”,是由恐龙进化而来,是名正言顺的龙。
六、马
上图这个明显是马的跑姿,马的蹄子,马的尾巴。如果把头盖住,有几个人能认出来是龙?
马也可能是龙的来源之一。
《石氏星经》:“房四星,……一曰天马,或曰天驷,……房为天马,主车惊。”房就是苍龙星宿中的房宿,古时叫天马,或天驷,驷就是四匹马拉的车,房宿并排四星,就是并排的四匹马。这可能就是马亦为龙的来源。前面看到的鱼拉车及龙拉车,皆同出此一源。
《周礼·夏官》:“马八尺以上为龙。”这是马亦为龙的直接证据。
《论衡·龙虚篇》记载:“世俗画龙之象,马头蛇尾。由是言之,马、蛇之类也”。
《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当是依此而来。
冯时在《中国天文考古学》中谈到:“鳄确曾作为龙的艺术形象的原始雏形。但是在内蒙古草原,这一形象却被人们更为熟识的马所取代,我们看到内蒙古三星他拉发现的属于红山文化的玉龙即生着扬鬃的马首。”
【总结】
龙的起源:
一、蛇
二、鲵鱼
三、蜥蜴
四、鱼
五、鳄鱼
六、马
有说龙是源自天上的苍龙星宿的连线,此说甚谬。龙字可能来源于苍龙星宿,但不代表龙来源于苍龙星宿,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天上苍龙星宿的形象又是来源于什么?还是现实中的生物。具体来源于什么,也没有特定的形象,因为,龙是几千年来在华夏各地同时出现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点,由此而形成不同的来源。比如六书通中的文字,形态各异。没什么好奇怪的,就好比各民族文字可能大不相同一样。不同的族群依据本地动物而升化为龙的形象也在情理之中了。
下图为六书通中不同龙字的写法可为证明。
关于龙的起源,玉常主张多元说。
冯时先生提出龙源于天上的星宿,但他又说,鳄鱼和马也都是龙的来源,他现在如果回头来看,他也许会重新审视他龙源于天上星象的结论。
【参考】:
1、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
2、张远山《伏羲之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