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常
象数演易堂原创
金覆面是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馆藏文物,
于2022年出土于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
“金覆面”为扇贝形结构,无穿孔,周缘内卷用于钩扯物品固定,长18.3厘米,宽14.5厘米,重43.52克,含金量为84.36%。此次在郑州商都遗址发现的“金覆面”及黄金制品,是东西方黄金文明交流、互鉴的典型代表。
“金覆面”是近年来郑州市考古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
首次发现商代中期金覆面。
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城区考古时,发现一处结构清晰、功能完备、具有兆域性质的商代白家庄期高等级贵族墓地,并称之为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
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个同形状的青铜覆面,及4个金泡、金箔以及以金箔为地镶嵌绿松石的牌饰等。
该墓地出土青铜器、玉器、金器、绿松石器等各类随葬品216件,其中就包括备受关注的礼器“金覆面”,考古证实其是国内目前发现最早的“金覆面”。
该墓地也是郑州商都遗址目前出土随葬品最多、种类最丰富、组合最完整、等级最高的贵族墓葬。
郑州商城遗址高等级贵族墓M2中出土的青铜器(资料照片)
郑州商城遗址高等级贵族墓M2中出土的玉戈(资料照片)
最近几年,中国考古发现两件重要的黄金面具:一件出土于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距今大概3200年;一件出土于郑州商都遗址,距今大概3600年。郑州金覆面比三星堆早300多年。
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出土的‘金覆面’是世界最早黄金锤揲制品,是世界黄金面罩中单位重量最轻的,其厚度也是最薄的。
金覆面为什么是扇贝形?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扇贝生活在泥沙之下,生命力强,人使用扇贝形覆面,就寓意着人如同扇贝一样,也可以在类似扇贝生活的墓葬下生存、复活。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的!
一个普遍的常识就是:古人逝后是想升天,从未有想逝后好好在地下活着的说法!
象上图2、3可能是面具,而1则可能是覆面。因为,图1没有孔洞,无法当面具戴。
面具的作用和唱戏中脸谱一样,什么样的脸谱代表什么样的人,画一个张飞的脸谱,表演者就代表了张飞的角色。面具也是一样,巫师戴上神的面具,就代表了神的角色。
同理,覆面也当是如此。人形覆面,那肯定不是普通的人,而应该是神。如上图1,长有獠牙,张远山先生认为是北斗猪神。
张远山《伏羲之道》P55
大地湾一期到四期(距今8000-5000年)出土了很多蚌壳,张远山先生认为这是天体的象征,即早期的浑天仪。贝壳上的纹理象征星辰轨道,上面的孔洞象征星体。
此说可信!
朱开沟贝形青铜覆面,西安老牛坡贝形青铜覆面,商都发掘出的贝形青铜覆面,都有孔洞!推测金覆面上也有,只是刚好这个位置破损,暂难识别。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P403
对于6500年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墓,冯时先生做了详细解析。他认为,整个墓室是按天体来设计的,上部是盖天,天道似圆,下面为地,地道为方。而墓主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希望能亡后升天。
而扇贝覆面的形状与此墓室形状竟然一模一样!
而细看的话,是不是发现此形状又恰是骷髅头的形状!
至此,答案已经昭然若揭:
覆面的根本寓意,是希望仙逝之后能升天。之所以是贝壳形状,很可能与大地湾文化一脉相承,贝壳代表天体。而扇贝则与天圆地方的概念相吻合,西水坡墓可为例证。整体形状又近似骷髅,与人面暗合。覆面上之孔代表星体,更多应该指向北极或北斗。以天体作覆面,就好比给亡者眼前放了一张地图,导引亡者仙逝之后升入天界。
顺便说一下,6500年前大河遗址陶盆覆面,那个陶盆代表的也是天,证据:汉王充《论衡》:“视天若覆盆之状,故视日上下然,似若出入地中矣。”天似穹庐,古人把天视作倒扣起来的盆状。
1、张远山《玉器之道》P60
2、张远山《伏羲之道》P55
3、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P403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