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玉常
象数演易堂原创
《说文解字》中解释九为:“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这个解释真的是令人一头雾水,莫明其妙,解释了还不如不解释。压根就没说这个字为什么与数目九有关。但后来者跟风,都采用了这个解释。
李学勤《字源》。采用的就是许慎的解释。但是,这种解释属望图生义,毫无道理。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这种解释真的是很想当然,太牵强了。
唐汉《图说字源》
关于这个九字,众说纷纭,要么是避而不谈,要么是都解释成曲臂之形,唐汉认为是手指的形状。一网友留言中提到,会不会与北斗九星有关,此言甚是!对的,本来就是九星,除了七星之外,还有左辅右弼二星,总共九星。
河南青台与双槐树遗址都发掘出了北斗九星的陶罐布局。
甲骨文的“九”字,正是对北斗九星的连线。见下图:
是不是还有那么一点点不太象?那是因为,北斗九星各星是在变动的,整个的形状也在变动。
因此,古人看到的北斗九星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在形状上会略有不同。再一个,文字必竟是文字,不可能复刻得一模一样,略有偏差也很正常。

双槐树遗址距今5300年,早商朝甲骨文1500年,这时就已经有明确的北斗九星的概念,并且,双槐树遗址地处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就在商都附近,其文化承续是一种必然。九代表数目,说九字是手臂屈曲,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手臂与数字九有关,唐汉先生说手指弯曲代表九,这应该是后世才有的,也是对北斗九星的模仿,但汉字九却并非是来自手指弯曲。九还有泛指多数和多次的意思,如九霄云外,九死一生。这是因为,北斗绕着北极旋转,循环往复,此意正是由此而来。九亦通久,代表时间长,此意仍是从北斗九星万年不变而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