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让一切更美好!
www.mesian.cn

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

发布日期:2025-04-03 10:51:19   来源 : 大运易成    作者 :玉常    浏览量 :55
玉常 大运易成 发布日期:2025-04-03 10:51:19  
55

文|玉常

象数演易堂原创

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祖,可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祭祖呢?

这就涉及到了清明节的由来问题。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一词最早的出处是《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这讲的是姜太公带队翦灭商朝的事情。这时的“清明”二字,并不完全是指时间,而是表示天下清明、政治有秩序、社会安定太平。所以整句话字面意思大致是迅速果断地讨伐商朝,短时间内使得天下清明。

《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在传统文化中,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接的方位,代表终而复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北斗七星的斗柄从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终而复始。

《淮南子·天文训》记:“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这是将清明与24节气联系起来最早的记录。

上图为孟喜六日七分图,孟喜为西汉人。《淮南子天文训》亦成书于西汉,不过,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应远远早于这个时间。

如上图所示,清明与春分挨着,可以知道这二者有很重要的关联。

春分在古时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

《春秋》一书,及春秋这个时代,其名称正是与春分与秋分有关。可见春天之时对当时人们的重要性。

春分与清明交接处对应的卦是雷地豫卦(见上图)。

上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中的“卦符”图

上山文化距今9000年。

此彩陶罐为酒器,祭祀之用。

上面的卦为豫卦,正对应于春分和清明(那时可能还没有清明的概念,主要指向春分)。

雷地豫卦象辞曰:“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意思就是说,先王从中得到启示,在豫卦这个时候,创制音乐,崇尚道德,以盛大的仪式进献天帝,把祖先的亡灵与天地配在一起,共同祭享。这个时间主要是祭祀。

巧了,5000年前大汶口獐牙勾形器上,清晰刻一卦,正是雷地豫!

由此就可以知道,豫这个时间点对古人有多重要。

《礼记·祭统》:“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春分时节举行的祭祀就叫春祭。

古人在春祭的时候祭的是谁?豫卦象辞已经说得很明白“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就是天帝和祖宗。

易经是由周文王演变,孔子进行文字补充,反映的很多是周朝的事。这就与周礼有关。

周灭商大概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二月底,周武王于四月份连续五天举行盛大的燎祭。这个具体时间现在不太确定,但推断来讲,应该就是春分之时,正是豫卦“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从民间习俗来讲,春分对应于寅,寅对应于艮,艮坤为鬼门一线,此时为鬼门开,清明祭祖扫墓大概也与此有关。

【总结】

清明节当是由春分而来,春分是古时的重要时间节点,“清明”一词首出于《诗经》,“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讲的是周灭商的事。而周灭商的时间点正是在春分前后。同时,灭商之后周在这个时间点举行大型的燎祭。这个活动可能被记载于易经中,即豫卦“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春分祭祀的风俗可能就是由此而来。此后朝代更替,历法多变,原本的春祭现在已经变成春节了,而原来春分的活动也变成了清明节。这些变化,使得人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清明祭祀,但已经讲不清楚祭祀的由来了,但我们从历史的碎片中,还是可以探求其本源。


参考:

1、赵建永《上山——中华文明的万年奠基》

2、李硕《翦商》


-END-



清明节
祭祖
CONTACT US
www.mesian.net
回到顶部